2023成绩单 | 莱西市:产业发展聚链成势,21家配套企业正式落地

2024-02-04 19:14 大众报业·半岛新闻阅读 (655880) 扫描到手机

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

2月4日,莱西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,市长刘瑛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2023年,莱西市生产总值实现686亿元,增长4.6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2.2亿元,增长7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.3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.9%;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8%;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。

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.1%

过去一年,莱西市经济向好态势更加稳固。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,高效落实四批308项政策清单,经济发展稳中有进,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。

市场主体稳健发展。减轻经营主体税费负担12.5亿元。帮助企业融资48亿元,新增本外币贷款103亿元,制造业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6.8%和13.7%。新增月度纳统企业67家,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5.8%。

投资活力持续释放。青北高科园、领军循环经济产业园等47个省、青岛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265亿元,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49%。工业投资、高技术投资分别增长12.2%和70.2%。

消费潜力有效激发。拉动家电、汽车、餐饮等领域消费6600多万元,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.1%,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。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20%,荣获全国县域电商非凡奖。

15个超1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

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,持续壮大“6+1”现代产业集群,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。

双招双引加力提速。友宏智能制造、芯源锂电负极等15个过1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,新签约、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分别达到310个和185个。引进“博汇莱”高层次人才55人、硕博高学历人才385人,自主培育青岛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17人。

产业发展聚链成势。北汽制造高端品牌首款车型量产上市,上海埃驰汽车等21家配套企业正式落地,本地整车产量实现倍增。店埠机场成功获批,首架“中国造”万丰钻石DA50飞机下线试飞。碳一新能源10万吨石墨深加工基地主体完工。全国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基地中科曙光建成投产,国内唯一兆瓦级液冷实验室正式启用。

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,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6.6%。全市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突破30亿元。

莱西至北京高速列车3个多小时可达

加快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,入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。

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投用。完成G204、S213等四条国省道大中修。建成珠海路、上海路地下综合管廊。莱荣高铁通车运营,新增3趟到发列车,增设莱西至北京高速列车,运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20分钟,胶东半岛铁路枢纽地位日益凸显。

一批城市功能短板加快补齐。40个老旧小区整治一新,惠及居民6400多户。新增停车泊位2800个,释放居民小区、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泊位4500个。新建口袋公园11个、立体绿化27处。

一批城市治理顽疾有效解决。依法拆除违法建设78万平方米,创建环境秩序示范楼院32个、无违建社区4个。清理违规小广告6000余处,整治背街小巷18条、空中缆线148公里。

引进过千万美元外贸企业10家

新承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7个,推出重点改革举措142项,形成制度成果70余项。

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。“突破姜山”行动扎实推进,新城公园等21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。推进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。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3.6%。

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。新引进外资制造业企业3家,实际利用外资2.8亿美元,引进过千万美元外贸企业10家,新兴市场贸易额占比突破20%。
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136个服务场景完成审批流程再造、实现一次办好,40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证照应用。打造青岛市标杆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7处。

粮食产量达57.7万吨

大力深化拓展“莱西经验”,加快推动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,获评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。

农业产业提档升级。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.5万亩,粮食产量达57.7万吨。九联、雀巢、万福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。新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,引进培育小龙虾、大闸蟹养殖2500亩,承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、全省乡村振兴观摩会等国家、省级现场会12场。

乡村建设加快推进。高标准推进产芝湖、七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,创建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。获评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。

农村改革持续深化。推进“乡村公共资源+强村共富公司”发展模式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,链接北大荒等头部企业资源,流转储备土地1.4万亩。入选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7.2%

实施新一轮“四减四增”行动,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“十四五”以来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7.2%,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。

污染防治成效明显。完成519个青岛市级大气减排项目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.5%。国省控河湖断面水质稳定达标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%。

节能降碳稳步推进。改造清洁取暖2.5万户,完成分布式光伏装机360兆瓦,新能源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、增长22%。新建充电站8座、充电桩102个。

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。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主体完工。完成2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。污水日处理能力增加4万立方米。

新增城镇就业1.4万人

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10件14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,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。
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。新增城镇就业1.4万人、城乡公益岗7100个。低保、特困等困难群体保障标准再提高5%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66处,获评山东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市。

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高。组建医疗集团,引进常驻专家80多名,平移重点学科32个。莱西一中改建提升一期交付使用,4所幼儿园建成启用。全市职教学生规模达3.5万人。

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举办黄河大集、元宵节秧歌巡游等群众文化活动1000多场,农民当主角、好戏连台唱,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莱西乐章。举办唤醒星河音乐节、环莱西湖半程马拉松等系列特色活动,打造旅游路线12条。

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。创新打造“多多莱”智能便民服务平台。办结各类民生诉求15万件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60多起,挽回群众损失870多万元。